监管趋严!“无堂食外卖”监管团体标准来了

时间:2025-07-12 10:48:14点击:1健康头条

重庆市《无堂食外卖经营服务规范》团体标准7月1日起实施。据重庆市场监督管理局,该标准系全国首个聚焦无堂食外卖全链条服务的团体标准。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注意到,陕西渭南、浙江杭州等多地均在探索“无堂食外卖”监管方式。

无堂食外卖,即通过网络平台方式接受订单,不具备提供现场就餐服务条件,将食品配送至消费者指定地点的餐饮经营模式。随着外卖餐饮的发展,无堂食外卖曾多次引发大众对食品安全的质疑,也有许多外卖骑手曾在社交平台提醒大众,避雷部分无堂食外卖店家。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注意到,重庆市新发布的《无堂食外卖经营服务规范》,涵盖无堂食外卖经营者的准入门槛、经营场所、食品加工制作流程、经营者责任、外卖配送等各个环节,明确无堂食外卖商户需具备食品经营许可、明厨亮灶等基础资质,并要求商家需严格落实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制度,确保原料来源可追溯、质量安全可靠等。

此外,针对外卖入驻的网络餐饮平台,这一团体标准同样明确了职责,要求平台严格审查登记经营者的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保证食品经营许可证载明的经营场所等许可信息真实,配合监管部门数字化监管数据需求,提供平台数据对接技术支持。

事实上,针对无堂食外卖监管难的问题,今年6月以来,许多地区均有过类似探索。陕西渭南市市场监管局制定出台《渭南市“无堂食”外卖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指导意见》,在监管方式上提出明确要求,县级市场监管部门对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无堂食外卖提供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覆盖现场检查等。浙江杭州市也将在7月13日开始实施《无堂食外卖聚集区管理规范》,其中,对专职食品安全管理员配备、入驻商户资质审核、共享粗加工间和厨房及小哥驿站设置等进行了规定。

“团体标准虽然不具强制力,但能填补法律空白,给监管提供依据。各地密集出台文件,说明***意识到纯外卖模式的特殊风险,比如隐蔽性强、卫生死角多。”北京君都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生命科学与健康医疗法律部主任张文波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这类新规的密集出台,确实标志着监管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治理”。

为何相比堂食,这类无堂食外卖商家更难监管?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服务经济与餐饮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赵京桥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互联网外卖相比于堂食和传统门店自提外卖,在交易和服务环节上都存在差异。“如消费者难以体验外卖门店的实际就餐和厨房环境,餐饮服务交付是通过外卖员交付的,商家对交付过程和消费者实际消费情况难以掌握,导致食品安全监管相对来说更具挑战。”

无堂食外卖如何更好监管?张文波表示,相比于事前和事后监督,事中监督尤为重要。“比如说技术角度,需要强调三个维度:首先是实时监控,其次是数据联动,最后还要建立消费者参与机制,比如扫码监督。法律层面则要突出‘监管留痕’,许多中大型餐饮后厨已实现可视化,其监管核心就是让‘看不见的厨房’变得‘透明可溯’。”(记者 刘静怡)

 

(责编:荆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