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高温不仅考验着我们的身体耐受力,还悄然影响着情绪状态。伴随大暑(7月22日)时节的到来,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已经来临。多位专家提醒,夏季高温天气要预防“情绪中暑”。
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赵国秋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人体内有一套精密的体温调节机制,当环境温度升高至35℃以上时,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就可能受损,引发中暑。此外,维持情绪平衡的多巴胺等快乐因子的分泌量也可能出现异常,导致情绪中暑,出现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烦躁不安、易怒、易冲动等表现。”
武汉协和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陈瑞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根据中医的理论,中暑是由暑邪引起的,即暑热之邪侵害人体。这种邪气最容易伤害人体的心。中医中的‘心’会有心主血脉和心主神明的解释。情绪中暑主要是伤害了心主神明的功能,从而导致人们容易出现烦躁不安,心烦意乱等症状,还可能伴有口干口苦等并发症。”
如何有效避免“情绪中暑”?陈瑞表示,第一,要学会保持心态平和,自我调节情绪,并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熬夜。此外,充足的休息对于滋养心神也很重要。第二,可以通过饮食来调节,比如饮用绿豆汤等清热饮品,或者用竹叶和甘蔗煎煮水喝,以清热解毒。第三,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清热的中成药或中药。
赵国秋表示,预防“情绪中暑”,关键在于避免长时间过多地暴露在高温环境中,特别是心理脆弱的人群。特别是具有性格缺陷或情绪、睡眠障碍的人,社会机构和单位应当给予更多关注,尽量减少他们在高温环境中的暴露时间。赵国秋建议,在高温天气下,每个人都要适度进行生理休息和心理放松,如练习瑜伽、正念呼吸、神经肌肉渐进式放松等。同时,与亲朋好友交流,分享内心的烦躁,有助于提升心理弹性,积累正能量。(记者 孔天骄)
(责编:荆雪涛)
本文由作者笔名:都市女 于 2025-07-25 10:48:14发表在本站,非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dushinv.com/news/9238.html
一枚胶囊、一根内镜……北京友谊医院新科技亮相服贸会2025-09-14
优秀辅具不仅是工具,更应该是一套完整解决方案2025-09-14
北京即将启动国产九价HPV疫苗接种2025-09-14
7类医用耗材数据库9月底前全部落地实施2025-09-14
世界急救日:口口相传的一些急救做法可能会“帮倒忙”2025-09-14
增高汤竟致睾丸增大?哪些补品乱用反而会抑制长高2025-09-14
本周医药健康领域14起投融资,4起融资达亿元2025-09-14
9万人AI早筛出近20例胰腺癌!最小病灶仅1厘米2025-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