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来之不易,要爱护国家” ,抗战老兵宋绍瑛的百岁人生

时间:2025-08-02 10:48:22点击:47健康头条

\

(健康时报记者 石梦竹 郑玺)床边整齐悬挂的军装、胸前略旧的党员徽章……2025年6月,当健康时报记者在华中科技大学校医院见到已经100岁的抗战老兵宋绍瑛时,他正坐在椅子上调试自己的助听器,“我的眼睛看不清楚了,耳朵也有点背,要努力听你们讲话。”

然而,这位百龄老人仍然清晰记得,1942年那个深秋的夜晚,他借着月光奔向离家六里外的凤凰庄,去投奔曾来到村子里的游击队,后来成为一名卫生员。一念之间,一夜飞奔,从此他的命运与抗战紧紧联系在一起。

\
2025年6月,宋绍瑛正通过手机收听国际新闻。彭钊勋摄

“战士的目标是消灭敌人,我们的目标是帮助受伤战士”

宋绍瑛第一次见到日本人,是在老家山东肥城县,“村子里一下子多了很多日本人。”山河破碎、家国危难在他的心里埋下革命的种子。1942年秋天,他偶遇了乔装在亲戚家的抗日游击队,那颗种子开始萌芽。

“游击队长徐勇问我怕不怕死,我说不怕!”宋绍瑛回忆,当他连夜赶路抵达凤凰庄,说明自己的志向时,徐勇拍着他的肩膀说:“留下当通讯员吧!”就是这个决定,改变了他的一生。

\
年轻时候的宋绍瑛。受访者供图

游击队经常一晚上跑好几个地方,难成整觉。入伍不久后,肥城县七区游击队在抓捕特务中遭遇伏击,一人牺牲,两人重伤。正是这次惨烈战斗,让“有点胆量不怕血”的宋绍瑛,被派去护送伤员西渡黄河,并留在独立一团卫生队学习战地救护,他也因此成为一名既需要勇气也要随机应变的卫生员。

“战士的目标是消灭敌人,我们的目标是帮助受伤战士。”宋绍瑛仍然记得,当时游击队物资紧缺,除了枪,他总随身带着简易的布条、止血药、止痛药,还有几个薄薄的木质夹板。他和队友们在枪林弹雨里穿梭,寻找着受伤的队友,尽最大的努力先给他们包扎好,让他们能够被送到医疗条件更好的地方去治疗。

头部不能用碘酒、夹板用来暂时固定受伤的四肢……宋绍瑛已经不记得自己救过多少战士,但对当初那些简单的医学知识仍然如数家珍。“我最怕遇到大出血,还有头部和胸部受伤的战士。”提起他们,宋绍瑛面露不忍。

很多亲密无间的战友,转眼就身负重伤甚至失去生命。宋绍瑛还记得一个比他年纪还小的小战士,总是跟在他身边跑前跑后,“很好玩的一个小家伙儿。”他说,这个孩子也是山东人,和自己关系蛮不错。“他牺牲时,肠子都掉了出来,我哭了半天,可是也没办法。只能继续往前走,想着以后救更多的人。”

1945年8月15日,宋绍瑛正跟随部队准备渡河作战,日本投降的消息传来了。宋绍瑛仍可以清晰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大家都很高兴,因为我们赢了,这是我们的胜利,他们不会再对中国人开枪了,我们再也不怕日本人了!”

他说,在抗日战争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老百姓,正是因为有了老百姓的支持,抗日战争才能最终取得胜利。

“战争岁月的磨练是最大的成长和收获”

 

两个指头的宽度,是宋绍瑛两腿高低相差的距离,也是他人生中参与的最后一场战斗的光荣印迹。

抗战胜利后,部队更改番号,变更为二纵四旅十团,隶属中原野战军,宋绍瑛跟随刘邓大军就此踏上新征程。1946年,宋绍瑛在卫生队长刘福的介绍下,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7年10月,在刘邓大军转战大别山的伏牛山战役中,宋绍瑛被子弹击穿大腿动脉。“我听见有人喊‘卫生员……卫生员’,马上前去抢救,刚给伤员包扎好,子弹就打了过来,我心想‘完了’。”宋绍瑛的手指向自己的大腿,“感觉大腿像是被用力捶了一下,血喷得老高,是旁边一个卫生员救了我。”

负伤后,宋绍瑛在旅部医院治疗半年多才恢复,他的人生轨迹也发生变化:1949年随中原荣军学校校长朱永年南下武汉,1952年选择服从组织安排,被分配至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现合并于华中科技大学。

在职期间,他曾任城建学院卫生科科长,“我写过健康简报,进行传染病宣教,还是做一些和医疗卫生相关的工作。”直至1985年离休,宋绍瑛在医疗卫生岗位坚守了近半个世纪。

东北、新疆、内蒙古……因工作出差需要,那些年他体验过铁路、飞机,去过很多地方,看着曾经战火纷飞的土地逐渐繁荣昌盛,看着现代化医疗拯救更多患者,他的内心有欣慰、有感动,更多的还是自豪。这也让他更加努力投入到工作中,当年背着绷带冲过枪林弹雨的卫生员,成为和平年代的守望者。

宋绍瑛感慨,参战的几年岁月只是他百岁生命刻度中的一小段,是义不容辞、理所当然的付出,但意义非凡。

“那些战争中的经历,对人的考验和要求很高,对人的品质是极大的磨练。这是我最大的成长和收获,影响了我的一生。”

“有福气看到飞速发展的祖国越来越好”

“我从今年年初就开始期待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日,很喜欢听到这些消息。可惜他们好多人都已经看不到了,活下来的人,不能忘记过去。”刚学会用智能手机时,宋绍瑛便将自己泛黄的少年旧照、老战友上电视的照片第一时间存进了相册。

现在的他每天都会拿起手机调到收音频道,听听新闻,多年来每逢国家有灾难,就会交上“特殊党费”,汶川地震时一下子捐出5万元积蓄,他总说:“想想牺牲的战友,能活着做这些事,是福气!”

床头整齐悬挂着的军装,是十年前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时,武汉军区干休所的参谋赠予的,这份礼物被宋绍瑛视如珍宝。“材质比我们当年好多了,一穿上就想起军旅时光。”胸前那枚每天佩戴的党员徽章,是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收到的纪念,换洗衣服时,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先把党员徽章从脏衣服上换下来,再别在干净的衣服上。

\
2025年6月,穿上军装的宋绍瑛敬军礼。彭钊勋摄

在被记者问起年纪时,宋绍瑛坚定有力地回答“我一百岁零两个月了”,随后再次强调“我是一个有福气的人”。在宋绍瑛看来,他的福气不仅是为国奋斗后仍然健康高龄,更是能够在漫长的岁月中,可以看到飞速发展的祖国越来越好。

被问及想对现在年轻人的寄语和心愿,宋绍瑛蹒跚拿来纸笔,布满皱纹的手在纸上缓慢而艰难地游走,落下几行坚定的大字:“过去战争,现在和平年代最好,这个时代来之不易,要爱护国家。”

 

(责编:荆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