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记者 杨林宋)8月5日,在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吕田镇的积水街道上,一辆越野涉水救护车轰鸣着驶过近1米深的洪水,车轮卷起阵阵水浪。车内是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州市应急医院)派出由5名医务人员组成的涉水救护车组。据介绍,此次出动涉水救护车是一台具备复杂涉水路况通行能力的特种医疗救援车辆。
“我们在昨天上午接到广州市紧急医学救援指挥中心的紧急调度指令,考虑到暴雨过后的极端环境,医院立即出动越野涉水救护车进行医疗保障,并从省级紧急医学救援队中抽调5名经验丰富的队员参与救援。”8月6日,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副院长李爱国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李爱国介绍,该涉水救护车辆涉水深度可达1.5米,远超普通救护车0.5米的涉水高度,可在台风、暴雨、水涝等极端恶劣环境下执行多样化的救治任务。救护车上还配备了5G远程会诊系统和各类先进急救设备,可以实现“上车即入院”,提高院前救治效率和质量。
救援车队抵达从化区吕田镇的受淹区域后,迅速与当地医务人员汇合,搭建起临时医疗值守点,并实行24小时轮班制度,确保全天候医疗力量不间断。车队携带的急救药品、创伤包、监护仪等全套应急医疗设备在现场投入使用。
“我们的要求是3分钟内必须响应,救护车随时保持启动状态。”李爱国表示,在应急值守期间,救援队的成员将便携式医疗设备放在触手可及的位置,真正做到了“人不卸甲、车不熄火”的备战状态,这种高效的工作模式使救援队处置了包括溺水、外伤在内多个急救病例。
“暴雨天气中常见的意外情况包括溺水、触电、雷击、外伤等,掌握一些基本的应急救护知识,能在关键时刻为自己和他人争取生机。”8月6日,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郭壮波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若遇溺水者,一定要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施救;发现有人触电时,先断电或用绝缘物挑开电线,避免直接接触触电者;遭遇外伤先压迫止血,对于较深较大的伤口,可以用干净敷料覆盖后及时就医;雷雨天气要远离高大建筑物、电线杆、树木等,若有人被雷击,应立即将其转移到安全地带并拨打急救电话。
(责编:荆雪涛)
本文由作者笔名:都市女 于 2025-08-08 10:48:07发表在本站,非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dushinv.com/news/9349.html
药企断供被罚背后,中药饮片行业“多小散”难题待解2025-09-30
上海首次明确新增陪护假:最长可休7天,工资照发2025-09-30
“最佳延寿运动”和“最差折寿运动”出炉,很多人都练错了2025-09-30
国庆出游,这份“出游必备药品清单”请收好!2025-09-30
世界心脏日丨权威专家解读心血管防治误区2025-09-30
“桦加沙”过后海滩现大量生蚝,谨慎捡拾防范安全风险2025-09-29
“人民名医进校园”走进清华大学,和学子一起守护眼健康2025-09-29
从“病死率100%”到“可防可治”?狂犬病治疗迎来新进展2025-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