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皮肤变黑,竟是砷中毒!常用药长期滥用成毒药

时间:2025-08-29 10:48:32点击:6健康头条

(健康时报记者 张瀚允 陈琳辉)近日,45岁的陈丽(化名)因颈部皮肤持续发黑就医,被确诊为慢性砷中毒。令人意外的是,中毒原因竟与她长期服用的药品有关。据了解,因长期便秘,陈丽每天会服用近10片牛黄解毒片,持续两年多,超量服用导致砷在体内蓄积,引发多器官损害,脖子发黑仅仅是外在表现。

“砷中毒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8月22日,湖南张家界市人民医院主任中药师张元忠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急性砷中毒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头晕、乏力等,严重时可出现昏迷、抽搐甚至死亡。而慢性中毒症状较为隐匿,可能表现为皮肤色素沉着、角化过度、疣状增生等,容易被忽视。

“日常生活中,急性砷中毒多因误服砒霜所致,慢性砷中毒则通常由长期接触低剂量砷化物引起。”张元忠介绍,牛黄解毒片导致慢性砷中毒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含有雄黄成分。雄黄主要成分为四硫化四砷,与砒霜(三氧化二砷)同属含砷矿物。根据药品说明书,牛黄解毒片的推荐剂量为每次2-3片,每日2-3次,且疗程不宜超过7天。

“砷在体内的半衰期较长,可达数月之久。长期超量服用会使砷无法完全代谢排出,从而在肝、肾、皮肤等器官组织中蓄积,逐渐产生毒性作用。”张元忠提醒,若患者长期服用含雄黄等成分的药物,出现皮肤变黑、手掌或脚底长硬茧等不适,建议及时就医并进行尿砷或血砷检测。

“当发生药物中毒时,皮肤往往最先拉响警报。”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科副主任盛宇俊表示,慢性砷中毒的皮肤表现多样,除常见的色素沉着(皮肤变黑)外,最具特征性的是掌跖角化过度。患者的手掌和足底会出现皮肤增厚、粗糙,并产生坚硬的角质丘疹,严重时会影响日常活动。

“指甲的改变也是重要的警示信号。”盛宇俊补充,多指指甲同时出现横向的白色条纹,也是砷中毒的特征性表现之一。同时,患者还可能出现毛发脱落、指甲变脆、易碎等情况。

盛宇俊提醒,当皮肤出现不明原因的色素异常,如颈部、腋窝等褶皱部位突然变黑,且伴有色素减退斑;手掌和足底异常角化,普通处理无法改善;或出现多发性、难治性皮肤溃疡等,需要高度警惕砷中毒的可能。

“以上这些皮肤改变若伴随全身症状,如乏力、食欲减退、胃肠道功能紊乱、肝肾功能异常等,更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测。”盛宇俊说。

\
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科副主任盛宇俊(左一)在出诊。受访者供图

“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很多疾病的‘信号灯’。”盛宇俊提醒,对于有长期砷接触史(如长期服用含砷的药物、生活在高砷地区、从事与砷相关的职业等)的人群,一旦出现皮肤异常变化,应提高警惕,及时就医。

(责编:荆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