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辅具不仅是工具,更应该是一套完整解决方案

时间:2025-09-14 10:48:14点击:0健康头条

(健康时报记者 石梦竹 张炳钰)标准化流水线、3D打印、义肢制模、图案定制……走进山东省残疾人健康科技研究院,各类辅助器具琳琅满目,涵盖助行、助视、助便、防滑等多个门类。无论是残疾人还是失能老人,在这里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个性化解决方案。

辅具应该是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山东潍坊13岁的小琪(化名),自幼患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曾出现多处脊椎骨折,无法正常行走,家庭照料负担沉重。当地残联了解情况后,主动帮她申请了罕见病致残儿童辅具适配项目。山东省残疾人健康科技研究院的专家团队根据小琪的实际病情与需求,为她量身定制了个性化轮椅和矫正鞋,切实缓解了她出行与居家生活中的困难,也减轻了家庭的照护压力。

研究院背后依托的是山东欣悦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该企业搭建了“辅具到家”这一辅具生态平台——集辅具适配与全周期康养服务于一体,整合了专业适配师团队与AI智能适配系统。欣悦健康副总经理苟文明介绍,“辅具到家”可实现线上评估、线上下单、线下适配、入户调试与跟踪服务等全环节,构建起评估—下单—适配—交付—康复指导—健康管理—乐龄消费的全周期康养服务生态链。如今,该项目以山东为基地,在北京、上海设立两大运营中心,业务已覆盖全国20余省份。

\
9月5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在山东省残疾人健康科技研究院了解定制义肢。张炳钰 摄

“一款优秀的辅具,应当实现个性化、家庭化、人性化与医疗化的有机统一。它不仅是产品,更是服务;不仅是工具,更是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苟文明说。

从真实场景和客户刚需进行创新研发

如何让辅具个性化变得更简单?欣悦健康总经理王春凯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在制造层面,该企业以标准化底座支撑个性化需求,主要采取两大策略:一是推行“模块化设计”,将辅具拆解为标准化模块,如轮椅的车架、座椅、扶手等。用户可根据体重、坐姿等个人需求选择模块组合。企业通过批量生产模块来控制成本,并实现快速适配。二是引入“轻量数字化工具”,如通过快速扫描获取用户身体数据,再依托预设模板进行微调。例如,定制假肢受力面或助行器高度,无需从头开发,大幅提升了效率。

\
9月5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在体验定制辅具。石梦竹 摄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了解到,欣悦健康拥有自主的研创智造基地,其产品线涵盖护理床、助行、助餐、助视、助便、助听等19大类康养辅助器械,涉及日常护理、康复训练和防跌倒等多个应用场景。

“我们始终坚持从真实场景和客户刚需出发推进研发。”王春凯介绍,智能辅具若脱离老人和照护者的实际,很容易陷入“为智能而智能”的误区。要围绕“医、食、住、行、护”中最迫切的需求创新研发,如防褥疮、助浴、助行、认知支持等。辅具不仅是一件工具,目标是让老人生活有尊严,家庭照护得支撑、提效率。

“这条路不仅值得坚持,而且充满希望”

今年5月,山东欣悦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被评定为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公司董事长刘曰兴参加大会并接受表彰。“如果不把民生的事情做好,这无疑会成为国家发展的一个沉重负担。”在刘曰兴看来,这不仅是***和社会的责任,更应该通过产业化的方式系统性地解决。一旦走上产业化道路,就可以引入资本、科技和人才,依托市场规律构建一套可循环、可持续的造血机制。

“我们推进产业布局和服务体系构建时,之所以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与康养人才培训有机结合,正是为了形成多层次的支撑体系。”刘曰兴说,单纯的某一企业或社会组织尝试开展深度养老服务的难度很大,很可能短期内就难以维系。而通过系统化的产业生态,例如将养老机构、医院、社区养老及大数据平台打通,形成完整的数据链和产品验证闭环,可以更快地开发出符合家庭实际需求的适老产品。我们通过科技助残构建起了完整的生态模式,并在实际运营中不断优化和迭代。“每当看到科技成果在家庭中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善,我们就更加坚信这条路不仅值得坚持,而且充满希望。”刘曰兴说。

(责编:荆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