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记者 毛圆圆)“已有不少研究证实,改善光照环境,特别是白天户外光线,可降低青少年近视发生率。”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屈光与青少年近视防控科主任医师杨晓教授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10月14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强制性国家标准《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GB 7793—2025)。该标准由国家疾控局组织修订,将于2026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是自1987年首次发布、2010年首次修订后的第二次重要修订。
本次修订新增了12项关键指标,首次将采光均匀度(≥0.7)、冬至日满窗日照时间(≥2 小时)、视网膜蓝光危害限值(RG0豁免级)等纳入强制性要求。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屈光与青少年近视防控科主任医师杨晓教授
采光均匀:从“有光”到“好光”,减少视觉负担
“教室光照不均,很容易让学生频繁眯眼、调整坐姿,长期下来会加重眼疲劳。” 杨晓教授解释道。新标准对采光均匀度的明确要求,能有效避免教室内出现 “明暗死角”—— 学生无需为了看清内容而眯眼、凑近,从基础上减少眼部调节负担;同时,均匀的光场能让瞳孔调节幅度变小,避免因持续调节引发的视觉疲劳,为眼睛提供更友好的视物环境。
蓝光防控:锁定“有害波段”,划定安全红线
青少年处于视网膜发育关键期,此次标准新增了“视网膜蓝光危害限值”。“并非所有蓝光都有害,但400-450nm的短波长蓝光能穿透晶状体到达视网膜,在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和光感受器细胞内产生活性氧,引发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最终可能导致细胞凋亡。”杨晓教授说,教室照明设备产生的蓝光是否危害视网膜,取决于蓝光的波长、辐照剂量和暴露时长,合规产品在正常使用下风险极低,而非合规产品则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为此,新标准划定了双重安全红线:一是教室照明设备必须达到 RG0 豁免级,这是国际电工委员会规定的最高安全等级,意味着在正常使用距离和时长下,无任何视网膜蓝光危害;二是限定蓝光加权辐照度,要求在学生坐姿眼位高度(距地面1.2~1.5m)处,照明设备的蓝光加权辐照度≤0.1W/m²,从技术层面杜绝过量蓝光暴露。
冬至日照:瞄准“最弱光时”,平衡全年光照
值得一提的是,新标准明确了“冬至日满窗日照时间≥2小时”的要求。杨晓教授指出,冬季日照时间短、光照强度弱,冬至日更是北方地区一年中光照最弱的时段。若教室在这一时段的满窗日照不足,学生可能长期处于低照度环境中,易引发视疲劳和调节紊乱。
“满窗日照≥2小时,能显著提升室内光照强度,让眼睛获得足够的亮度刺激。” 她补充道,这一要求不仅能改善冬季教室光环境,还能间接平衡全年光照差异——研究发现青少年近视在冬季进展更快,冬至日室内的充足日照能部分弥补冬季户外光照不足的问题,减轻近视加速风险,甚至让教室内获得接近户外的高强度自然光,产生类似的“护眼效果”。
不过,杨晓教授也提醒,教室光环境优化是近视防控的重要环节,但并非全部。“防控近视的关键,还是要增加户外光照活动时间,让孩子在阳光下奔跑。”她解释,户外光照强度≥10000lx时,能有效刺激视网膜释放多巴胺,而多巴胺能抑制眼轴增长,这是预防近视的机制之一。新标准对教室采光照明的严格要求,本质上是为了在“室内学习场景”中模拟更接近自然的健康光环境,与“增加户外光照”形成互补,共同为青少年眼健康保驾护航。
(责编:荆雪涛)
本文由作者笔名:都市女 于 2025-10-23 10:48:09发表在本站,非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dushinv.com/news/9756.html
“防噎神器”受追捧,专家认为适用性有限 2025-10-23
食物图解丨磨盘柿、火晶柿……霜降选对柿子品种2025-10-23
室内照明影响眼健康!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标准修订2025-10-23
AI话养生|霜降补筋骨,暖肾固根基2025-10-23
今年已发布至少四批药品注销公告,临床常用药多有替代品2025-10-23
世界镇痛日|《常见疼痛识别与应对联合提示(2025)》发布2025-10-21
“六十而智”,新研究称60岁或是大脑功能的黄金时代2025-10-20
枣核误吞险致命!医生提醒:“咽饭喝醋”要不得202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