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车厘子、裂开的桃子……畸形水果是咋回事

时间:2025-10-25 10:48:10点击:1健康头条

手掌状的草莓、双生车厘子、裂开的桃子……对于这些“畸形”的水果,有人怀疑它们致癌,也有人认为这样的水果使用了过多激素,食用后有害健康,还有流传“歪瓜裂枣更好吃”的说法。到底哪个正确?

10月21日,湖南省市场监管局网站刊登了湖南省质检院的一篇科普稿件中提到,畸形水果常由环境(温度、水分、光照等剧烈变化)、授粉(授粉受精不良)、植物激素失衡、营养元素缺乏或失衡、病虫害、遗传或人为因素(比如方形西瓜、带字苹果、福娃人参果)引起。

畸形水果中的激素超标?

批量出现的畸形果需警惕,但偶发畸形多由自然因素引起。畸形果可作为判断种植过程可能使用过量激素的线索之一,但不能作为唯一依据。激素过量“可能”导致特定畸形,但畸形“不一定”源于激素过量。

畸形水果受过核辐射?

畸形水果与有害辐射几乎无关联。传言源于对核事故的情绪化解读和科学概念混淆:若果树真受到高剂量辐射,细胞会坏死无法结果,而非“结畸形果”。为防范放射性污染,中国海关对进口食品实施放射性检验,并禁止某些敏感地区食品输入,无需过度担忧。

“歪瓜裂枣”更好吃?

有一定道理,但比较片面。受病虫害影响的“歪瓜裂枣”,在逆境胁迫下乙烯加速合成,促进糖分积累,成熟更早,风味较早显现。因此,在同批果实中,它们可能相对更好吃。但如今优质水果供应充足,这类果实已难进入市场。

对于畸形水果的安全性,我国对上市水果有严格质量安全标准,仅因授粉不良、物理挤压等自然原因造成的畸形果,其安全性和营养价值与正常水果无异。但批量出现、外形夸张的畸形果需警惕可能激素过量;病虫害致畸且果肉腐烂的应丢弃。总之,判断畸形果能否食用,关键看品质而非外形。

(责编:荆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