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类历史上病死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天花曾对人类文明造成威胁。我国古代人痘接种术(简称“人痘术”)为抗击天花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现代对抗传染病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浙江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傅传喜教授团队在《中华预防医学杂志》发表了相关研究。8月13日,傅传喜教授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解读这一免疫技术的科学内涵、历史价值与当代启示。
“中国古代人痘术绝非偶然的经验积累,而是一套逐步成熟的免疫防治体系。”傅传喜教授团队最新研究揭示,人痘术是将天花患儿的痘浆或痘痂通过鼻腔接种给健康婴幼儿,以预防天花的技术,其历史可追溯至至少明代中后期,最初以江西为中心向长江流域扩散,至清代迎来发展黄金期。因皇室种痘有效后,将其推广至蒙古地区。人痘术由此从民间医术上升为国家防疫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古代传统医学实践中诞生的“人痘接种术”蕴含科学内涵,具有重要当代启示。在现代疫苗学视角下,人痘术诸多环节展现了先进科学性。傅传喜教授从技术细节展开解读:“从痘衣法、痘浆法到痘痂法,人痘术经历了不断优化的过程。”
人痘术本质是减毒活疫苗技术,以鼻腔接种方式,将天花患儿痘浆或痘痂给予健康婴幼儿,诱发轻微可控感染,从而获得对天花的特异性保护。“这种鼻腔接种策略极具科学性,”傅教授解释,“天花病毒主要经呼吸道黏膜传播,鼻黏膜接种能在病毒侵入的‘第一道防线’诱发免疫应答,这与现代鼻喷疫苗的研发思路不谋而合。”
以健康小儿身上连续传种7次以上的痘痂为痘苗,符合现代减毒活疫苗制备原理,传代大幅降低毒力,增强安全性与稳定性。“这与现代减毒活疫苗的制备原理完全一致,”傅传喜教授补充道,“20世纪我国研发的天坛株天花疫苗,正是延续了‘痘痂传代减毒’的思路,其免疫原性显著优于国际同类毒株。”同时,人痘术是中医理论与免疫实践融合的典范,传统“胎毒-时气”与现代传染病概念相呼应。
“我国人痘术对当今公共卫生具有积极借鉴意义。”傅传喜教授认为,深入挖掘和传播人痘术历史,有助于把握我国公众在中华文化背景下的疫苗认知逻辑,为制定文化适配策略提供依据。而鼻腔接种优势突出,是解决针头恐惧、提高接种意愿、有效阻断呼吸道病毒传播的重要技术方向。(朱晓娜)
(责编:荆雪涛)
本文由作者笔名:都市女 于 2025-08-15 10:48:21发表在本站,非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dushinv.com/news/9403.html
门诊探访:全科医生守着两个“前沿”2025-08-17
养老焦虑击中70、80、90后,增强中青年养老安全感2025-08-17
本周医药健康领域13起投融资,1起融资超3亿元2025-08-17
宠物药市场被海外垄断,国产创新药亟待突破2025-08-16
成像更精准,首台本土研发相控阵CT落地瑞金医院2025-08-15
内蒙古花粉过敏季提前“报到”,专家呼吁:规范防治成关键2025-08-15
脱口秀嘉宾谈母亲漏尿多年,专家:凯格尔运动可有效改善2025-08-15
国家市场监管部门抽检:636批次样品饮料不合格2025-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