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记者毛圆圆)中医认为,近视多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用眼过度致气血亏虚、目络失养。在湖北省中医院眼科,李良长教授团队创新融合电针、揿针、耳穴压豆三种疗法,形成了防控近视的特色“三联疗法”。
“三联疗法的原理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固本明目。”李良长教授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电针刺激眼部经络、揿针持续调理、耳穴压豆平衡脏腑,可以形成多维度治疗体系,改善眼部血液循环,调节神经代谢,抑制眼轴增长,从而防控近视。
湖北省中医院眼科主任李良长教授为患者施针。医院供图
电针疗法:激活经络,增强气血传导 李良长教授介绍,采取电针疗法时,选取睛明穴、承泣穴、太阳穴、攒竹穴、丝竹空穴等眼部要穴,结合百会穴、风池穴、臂臑穴、合谷穴、足三里穴、光明穴、三阴交穴等远端配穴。
“治疗时,患者仰卧闭目,医生精准进针后,连接电针仪,调节适宜频率与强度,每次治疗30分钟。”李良长教授说,这种方法的优势是电针可强化传统针刺效应,精准调控刺激量,促进局部气血运行,快速缓解睫状肌痉挛,改善视疲劳。
揿针疗法:长效刺激,巩固疗效“掀针长得像图钉,属于中医针灸疗法中皮内针的一种,其整体结构由不锈钢针体与医用胶贴构成,针体长度在0.8~5毫米之间,通过刺入皮下浅层组织并固定实施埋针治疗,没有痛感。”李良长教授表示,防控近视时是在眼眶周围及背部膀胱经穴位(如肝俞穴、肾俞穴)埋入揿针,形成持续微刺激。
耳穴压豆:平衡脏腑,标本兼治耳穴压豆是中医里常见的疗法。李良长教授介绍,防控近视时常选取耳部“眼”“肝”“脾”“肾”对应穴位,以王不留行籽贴压,每日按压3~5次,每次1~2分钟。通过耳穴与脏腑经络的对应关系,调节肝肾脾功能,补益气血。“耳穴疗法便捷无痛,可居家配合治疗,强化全身调理,巩固眼部疗效。”
“三联疗法在近视防控中有一定的疗效,但并非‘一劳永逸’,防控近视还需配合科学用眼习惯。”李良长教授建议青少年:每日户外活动2小时;保持“一拳一尺一寸”读写姿势;定期眼科复查。“在使用三联疗法时需注意:电针避免空腹或过度紧张;揿针部位保持干燥;耳穴压豆避免揉搓过度。”
(责编:荆雪涛)
本文由作者笔名:都市女 于 2025-09-13 10:48:40发表在本站,非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dushinv.com/news/9506.html
从抗战到抗疫,武汉协和医院的百年坚守2025-09-13
天津市肿瘤医院滨海医院开设“心理双门诊”2025-09-13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学术年会召开2025-09-13
上半年我国批准创新药43个,创新药研发上市加速跑2025-09-13
多只个股涨超10%,医疗器械板块表现强劲2025-09-13
工信部解读“十四五”新型工业化成果,医疗创新填补国内空白2025-09-13
当蜗牛遇上茶叶,感染性糖尿病创面治疗有了新思路2025-09-13
沈师大自备井污染致两千学生感染诺如病毒,专家呼吁封停2025-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