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宠物服务需求暴涨,如何实现 “人宠两安”?

时间:2025-10-05 10:48:06点击:0健康头条

国庆、中秋双节叠加,不少市民开启长假出游模式,家中“毛孩子”的照料需求也随之增加,宠物上门喂养、托管服务迎来订单高峰。在各大生活服务平台上,“宠物上门喂养”“宠物寄养” 等关键词搜索量持续上涨,从基础的喂食换水、遛狗、清理猫砂,到高端的陪玩互动、健康监测,一场围绕 “毛孩子” 的假期照料热潮正在各地上演。

上海的李女士与家人前往云南旅游 7 天,家中两只布偶猫的照料成了难题,送去宠物店寄养担心环境应激,委托朋友又怕麻烦对方。最终,她在某平台选择了一位 “资深宠物照料师”,服务内容包括每天上门喂食喂水、清理猫砂、陪玩擦眼屎,还会拍摄猫咪日常视频反馈。“收费标准为3公里内每次50元,国庆期间每次加收20元,两只猫额外加收5元,7天下来总共525元。” 李女士说,每天看到猫咪在熟悉环境里活动的视频,自己出游也更安心。

10月4日,上海壹心宠物创始人玲珑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长假期间,门店同时提供上门喂养与寄养两类服务,目前店内5间独立隔间、5个大型笼位及10个小型笼位已基本满员,收费标准为每日100元至280元不等;若同一家庭的两只犬只共用笼位,则需额外支付100元。“目前店内寄养宠物以犬类为主,寄养周期普遍在6至10天。我们每日早晚各安排一次遛狗服务,每次半小时,同时提供定时喂食喂水、零食互动,并在宠物离店前完成清洁洗澡。为降低健康风险,寄养前需确认宠物已完成疫苗接种与驱虫处理,否则可能因环境变化引发应激反应或疾病。针对性格敏感的宠物,我们会建议主人随身携带宠物喜爱的零食、常用玩具或熟悉垫具,以帮助其更快适应新环境。”上门喂养服务方面,单只犬或两只猫的收费为每小时100元,若需服务多只宠物则另行加收费用。

宠物照料服务需求激增背后,也存在诸多纠纷与潜在风险。其中,服务过程中引发的宠物损伤问题最为突出:例如因喂食过量或食物不适配,导致宠物出现呕吐、腹泻等健康问题;在寄养环境中,宠物可能因接触其他病患犬只而感染传染病;上门喂养时若门窗未妥善关闭,还可能发生猫咪坠楼等意外事故。与此同时,宠物致伤风险也不容忽视,服务人员在互动过程中可能遭遇咬伤、抓伤,甚至波及周边其他人员。

除安全风险外,服务标准的模糊性同样引发争议。部分从业者虽承诺“每日陪玩30分钟”,实际执行时却仅停留10分钟便匆匆离开,服务质量大打折扣。更值得关注的是隐私安全隐患:上门服务需获取客户家庭住址、室内布局等敏感信息,但部分从业者存在未经允许拍摄客户家中场景、泄露个人隐私的行为。由于多数服务仅通过线上沟通达成,缺乏书面协议对权责进行明确界定,一旦发生纠纷,消费者往往面临举证难、***难的困境。

针对上述纠纷,天津昌朋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郭岩提出五点防范建议:

1.优选正规平台。正规平台会对服务人员开展身份核实与背景审查,同时配备消费者评价系统及完善的纠纷处理机制,能有效约束服务方行为。

2.核查个人资质。通过正规平台选定服务者后,可与其进行一对一沟通,要求提供过往服务案例、消费者反馈评价等材料,作为能力参考。

3.明确合同条款。建议优先签订书面服务合同;若条件不允许,也需在沟通记录中清晰约定服务标准、责任划分及免责条款,避免口头约定。

4.充分披露信息。需向服务方全面告知宠物健康状况、性格特征、饮食习惯、过敏源等关键信息,确保服务方案的针对性。

5.强化安全防护。贵重物品可存放于独立上锁的卧室;有条件的家庭可安装监控设备,或通过全程视频通话监督服务过程,直至服务人员离场。

玲珑也特别提醒“毛孩子”的家长们,优先选择线下实体门店的固定从业人员提供上门服务,避免随意选用临时兼职或缺乏经验的人员。服务前,服务人员可在主人陪同下先与宠物互动,详细了解其性格特点、饮食生活习惯、健康状态及特殊禁忌,再决定是否接单,可规避潜在风险。

若发生纠纷,郭岩建议优先尝试与服务人员协商解决;若协商无果,可向平台发起投诉以启动纠纷调解程序,或向消费者协会、市场监管部门反映问题,必要时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若涉及刑事犯罪情形,则应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

(责编:荆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