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时报记者 石梦竹)“心理健康人人需要,积极关注早早预防”“抑郁症不可怕,科学评估比自我判断更可靠”。10月10日,在北京多条地铁线路的电子屏上,一系列心理健康科普海报轮番展播,吸引了不少乘客驻足观看。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心理健康科普海报出现在北京地铁多个站点内的电子屏上。石梦竹摄
2025年10月10日是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活动主题为“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作为媒体支持,灵北公益支持,联动北京地铁通成,在北京地铁1号线-八通线、2号线、3号线等10条地铁线路,98个站点、210块电子屏轮播心理健康科普海报,提升公众对常见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的科学认知。

北京地铁多个站点内的电子屏上轮播心理健康科普海报。石梦竹摄
“食不甘,眠不安,笑不出,体易倦,事易忘,趣尽失,可能是心理的求助信号,尽早寻求专业指导是关键。”在朝阳门地铁站,上班族李昕(化名)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平时工作压力大,难免焦虑,看到这些科普海报,也提醒自己要多关注自己的情绪和心理健康。”

北京地铁多个站点内的电子屏上轮播心理健康科普海报。石梦竹摄
“抑郁症不可怕,科学评估比自我判断更可靠”“抑郁症是可防可治的病,到医疗机构规范治疗是关键”。正在东单地铁站等车的研究生杨艺(化名)表示:“地铁里展示科普海报的形式很新颖,等车期间了解到心理健康知识,也是一种收获。”

北京地铁站内,乘客在电子屏前驻足。石梦竹摄
北京地铁朝阳门站,一位乘客在海报前停留片刻,用手机拍下了海报。“以前总觉得关注心理健康离自己很遥远,现在明白了,就像我们常关注身体的‘小毛病’一样,心灵的‘小感冒’也需要及时呵护。”

北京地铁站内,乘客用手机拍下电子屏上的内容。石梦竹摄
本次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联合权威专家,开展“2025世界精神卫生日”绿丝带系列主题科普活动,通过创新形式,将210块地铁屏幕变身“心灵加油站”,向公众传递温暖有力的心理健康知识。利用地铁大屏等公共场所宣传媒介,积极传播心理健康知识,使专业知识走出诊室,融入日常生活,有效降低公众获取心理健康知识的门槛,提高全社会对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的重视程度。
(责编:荆雪涛)
本文由作者笔名:都市女 于 2025-10-13 10:48:17发表在本站,非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dushinv.com/news/9686.html
仝小林院士:推动中医药回归基层,为健康中国注入“中医力量”2025-10-27
健康中国建设十年热词发布,邀您一起参与互动猜词2025-10-27
工信部王孝洋:筑牢医药工业根基,赋能健康中国建设2025-10-27
于学军:加快健康中国建设,全面提高人口健康素质2025-10-27
生命至上 健康优先,第十七届健康中国论坛在京举行2025-10-27
双生车厘子、裂开的桃子……畸形水果是咋回事2025-10-25
稀缺品价格上万,文玩玉米怎么火了?2025-10-25
健康中国建设十年热词重磅发布2025-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