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记性不好,脑力也大不如前”是许多人步入中老年后常有的感慨。然而,一项来自澳大利亚的新研究带来了令人振奋的发现——人脑的综合能力可能在60岁左右才达到巅峰。这意味着,在处理复杂或重要任务时,处于这一年龄段的人可能比年轻人表现更为出色。
这项研究发表于荷兰心理学期刊《智力》。西澳大利亚大学的研究团队采集了数万名成年人的样本数据,从16项关键测量维度进行分析,涵盖了记忆广度、知识储备、认知共情、晶体智力(即分析、综合与概括等思维能力),以及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研究的“大五人格特质”,包括责任心、情绪稳定性、开放性、外向性与宜人性。研究人员将各项特质的记录标准化,整合为统一量表,系统描绘出每种能力在整个人类生命周期中的发展轨迹。
研究结果清晰展示了人类能力发展的多样性与持续性。具体来说,记忆力、推理能力和信息处理速度等在25岁左右达到高峰;情商在45岁左右达到最佳状态;责任心和情绪稳定性在50多岁时最为突出;认知、理解与判断能力则在60岁进入高点;学习能力与金融素养等甚至可以持续提升至成年晚期。综合来看,人类整体心智在55~60岁达到顶峰,即使从65岁开始下降,其下降趋势也要到75岁才更加明显。主要研究者、西澳大学心理学教授吉勒·吉尼亚克表示:“青春逝去常让人对衰老产生焦虑,但我们的研究为人们提供了期待未来的理由——许多重要的心理功能在中晚年才趋于成熟。”
10月18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前所长、研究员张侃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进一步支持了这一观点。他强调,知识储备、社会经验、自我修养、人格发展、决策能力都会随年龄增长持续提升,并指出,在心理学家对生命发展阶段的论述中,普遍将40~60岁视为人生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个体更为成熟、稳重、经验丰富。
不过,张侃也提醒,尽管研究显示55~60岁是大脑整体功能的巅峰期,具体达到顶峰的年龄仍存在领域差异和个体差异。他举例说明,医务工作者获正高职称多在50岁前后,诺贝尔奖得主的成果高发期通常在40~50岁之间,而政治家迈入更高管理岗位的年龄相对更晚。
“这项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颠覆了‘脑力随年龄衰退’的固有观念,更提示我们,60岁的人生依旧潜力无限。”张侃进一步介绍,从性别角度看,尽管男女在体力上存在差异,但在智力水平、经验积累与心理发展等维度,女性与男性的发展几乎同步。这一结论也从心理学层面为当前逐步推行的延迟退休政策提供了依据,即使步入五六十岁,个体仍可处于心智活跃、能力成熟的黄金时期。
(责编:荆雪涛)
本文由作者笔名:都市女 于 2025-10-20 10:48:13发表在本站,非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dushinv.com/news/9748.html
“六十而智”,新研究称60岁或是大脑功能的黄金时代2025-10-20
枣核误吞险致命!医生提醒:“咽饭喝醋”要不得2025-10-20
激素类眼药水不是“万能药”,长期滥用有失明风险2025-10-20
肝内胆汁淤积症新药开出国内首方2025-10-20
软骨发育不全患儿在上海用上“救命药”2025-10-20
这款四价流感疫苗扩至6月龄以上人群,上海、武汉等多地开打2025-10-16
女子踩指压板脚底出血,医生提醒:脚底痛感不等于锻炼有效2025-10-16
查出乳腺结节、乳腺增生很焦虑?专家:与乳腺癌无必然因果关系2025-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