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时报记者 侯佳欣 赵萌萌)“当前,健康中国战略深入推进,残疾人康复事业作为全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正迎来新机遇,面临新挑战。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正全方位赋能残疾人——帮助他们跨越障碍、摆脱困境,为实现“平等、融合、共享”注入更多机会和可能。”
10月24日,在第十七届健康中国论坛·科技助残主题论坛上,中国残联第八届执行理事会理事,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吴世彩在致辞中表示,科技助残,既是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的核心任务,也是提升残疾人事业发展水平的关键支撑。强化跨学科人才培养与技术交流;锚定残疾人需求,加大研发与成果转化的力度,鼓励残疾人深度参与科技创新全流程;推动协同创新,搭建政产学研用合作平台。

中国残联第八届执行理事会理事,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吴世彩发表致辞。曹子豪摄
当天,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积极响应政策导向,精心打造的“扶残助残”频道正式上线。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总编助理李晨玉在致辞中称,科技助残是支撑残疾人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力量,希望为8500万残疾人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和公益支撑平台。该频道的定位是全国扶残助残领域的核心数字化载体,将从新闻、政务、服务以及社群互动维度出发,呈现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进程,搭建可信、可用、有温度的传播和服务平台。

在嘉宾们的共同见证下,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扶残助残”频道正式上线。曹子豪摄
在主旨发言环节,与会专家将从临床界与产业界两个维度,解码科技助残新路径。
中国科学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赵继宗教授表示,当前,脑机接口创新成果持续涌现,产业加速壮大,正孕育颠覆性突破,已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领域。自2023年起,北京天坛医院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进“北脑一号”脑机接口的产品研发与样机研制工作。随着研发成果逐步成熟并进入临床验证阶段,2025年初以来,“北脑一号”已成功完成5例患者的临床植入。随着‘北脑一号’运动解码与语言解码临床研究的不断推进,我们计划未来能够参与更多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制订中国脑机接口技术标准,为国际脑机接口的安全应用提供‘中国方案’。”

中国科学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赵继宗教授作主旨演讲。曹子豪摄
美国医学科学院国际院士、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副理事长、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名誉院长励建安教授则聚焦人工智能重塑康复医学。他表示,当前康复医学领域在基础理论和技术创新上面临着瓶颈,缺乏突破性进展,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是引领康复医学发展的“引擎”。各类疾病导致失能以及功能障碍的人群,有望通过康复医学恢复健康,通过康复训练改善功能,通过辅助器具代偿功能,通过康复工程替代功能和通过环境改造恢复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

美国医学科学院国际院士、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副理事长、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名誉院长励建安教授作主旨演讲。曹子豪摄
国家百万减残工程专委会学术部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副主任医师、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副院长吴川杰教授主要介绍了“百万减残工程实践”的相关情况。他提到,卒中是中国居民首位死亡原因,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及经济负担高等特点,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基于此,我国卒中防治工作快速推进,国家高度重视,由多部委联合发文启动的“百万减残工程”。截至目前,全国建成超2000家卒中中心、但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筛查覆盖率不足、随访机制薄弱,仍需进一步加强。

国家百万减残工程专委会学术部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副主任医师、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副院长吴川杰教授作主旨演讲。曹子豪摄
京东健康副总裁、医疗器械业务总经理廖雅逸重点提及构建科技助残产业新基建。她提到,当前用户对康复助残产品的需求变化明显,助行器、助听器、轮椅、护理床四大核心品类的用户主动搜索量大幅上涨,凸显需求持续旺盛;但用户调研也显示,消费者仍面临不少痛点。对此,京东健康通过构建“产品+服务+AI”三位一体的发展策略,助力其在医疗康复器械行业保持高增长。未来,京东健康还将继续丰富优质助残产品供给、拓展到家到院等多元服务半径、推进AI技术落地应用等,在科技助残领域进一步发挥力量。

京东健康副总裁、医疗器械业务总经理廖雅逸作主旨演讲。曹子豪摄
讯飞医疗智能硬件业务线总经理崔荣涛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科技助残领域的进展及应用”做了发言。“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不同障碍人群,以视障人群为例,人工智能能够语音合成,变看为听,视频图文识别,从而为这类人群提供视力补偿。在这方面,讯飞一直在努力。2019年起,讯飞听见APP伴随听障群体工作、生活,上传残疾证即可终身免费享受相关服务。未来,讯飞医疗还将通过开放平台进一步赋能助残生态。”崔荣涛说。

讯飞医疗智能硬件业务线总经理崔荣涛作主旨发言。曹子豪摄
在圆桌论坛环节,北京康复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盖海山担任主持,与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吴惠群,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廖沙夫,以及京东健康助残品类负责人陈涛、左点创始人朱江涛、康扬辅具集团上海杰开扬医疗器械中国区总经理郭佑吉一道,围绕“科技助残融合实践”议题展开深度对话,从服务落地、公益协同、产业创新等多元视角剖析实践路径、共探发展方向,为领域发展凝聚更多共识与方案。

多位嘉宾围绕“科技助残融合实践”议题展开深度对话。曹子豪摄
论坛还特别打造了以“健康中国,科技赋能,让爱无障”为主题的倡议环节,专家倡议传递责任与担当,号召全社会关爱特殊群体,共同营造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浓厚社会氛围与友好环境。
本次论坛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时报、生命时报主办,京东健康提供公益支持。这是健康中国论坛举办以来首次设立“科技助残”主题论坛,旨在通过“政、产、学、研、媒”协同创新模式,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力量,赋能残疾人健康生活,助力我国8500万残疾同胞能够充分共享新时代的科技发展成果。
(责编:荆雪涛)
本文由作者笔名:都市女 于 2025-10-28 10:48:06发表在本站,非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dushinv.com/news/9792.html
励建安: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是引领康复医学发展的“引擎”2025-10-28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扶残助残”频道上线2025-10-28
廖雅逸:以“产品+服务+AI”,构建科技助残产业新基建2025-10-28
专家共话科技助残,以科技为轴,让便利触手可及2025-10-28
刘娟:加强生育保险保障功能,更好服务国家人口发展战略2025-10-28
第十七届健康中国论坛·科技助残主题论坛举行2025-10-28
仝小林院士:推动中医药回归基层,为健康中国注入“中医力量”2025-10-27
健康中国建设十年热词发布,邀您一起参与互动猜词2025-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