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营养学家提出“30-30-30”法则,护肠道防慢病

时间:2025-10-29 10:48:11点击:1健康头条

\

网上流传的饮食方案不少,可大多充斥着专业术语和复杂流程。近期,英国营养学家埃玛·巴德韦尔化繁为简,提出“30-30-30”法则,以明确的营养比例为框架,为大众提供了一条清晰易行的健康饮食路径。

每餐30克蛋白质:提升饱腹感,激活修复力

埃玛将“30”视为一个关键数字,其饮食法则第一条是建议每餐摄入约30克蛋白质,一日共计90克。

该推荐量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成年人每公斤体重每日摄入0.8克蛋白质的基准,约将目标提升至每公斤体重1.2~1.6克。事实上,《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已上调老年人蛋白质推荐量,从原来每公斤体重0.98克提高至1.17克。例如,一位体重61公斤的老人,每日推荐的蛋白质摄入量为71.37克。

为何如此强调蛋白质?埃玛解释,充足的蛋白质有双重作用:一是增强饱腹感,有助控制食欲;二是促进肌肉蛋白质合成,从而改善体形、力量、平衡性,并间接调节血糖和血脂。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蔡骏表示,这一高蛋白饮食原则适合大多数健康成年人,尤其是有增肌减脂需求的白领和运动人群。但他也提醒,肾脏疾病、严重肝病、高蛋白血症、痛风或高脂血症患者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控制蛋白质摄入,并选择低脂的烹饪方式。

蔡骏介绍,很多食物蛋白质含量丰富,如150克米饭或面条约含6~8克,1个鸡蛋或200毫升牛奶约含7克,150克北豆腐约含12克,80克瘦牛肉约含18克,掌心大小(约100克)的鸡胸肉或鱼肉约含20克。落实到日常饮食,1个鸡蛋+200毫升牛奶+100克鸡胸肉就能轻松达到一餐蛋白质标准。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营养科主任龚雄辉提醒,我国老年人群多数蛋白质摄入不足,建议适当增加摄入,并优先选择鱼肉、虾仁、鸡蛋、豆腐和酸奶等易咀嚼、易消化的食材;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可按体重比例调整,一般建议每日每公斤体重摄入1.2~1.5克蛋白质;素食者建议通过豆类、坚果、种子和全谷物的组合搭配,实现蛋白质互补,提升吸收利用率。

每天30克膳食纤维:延缓胃排空,守护肠平衡

“每天30克膳食纤维”是埃玛倡导的第二项饮食目标。该标准与全球主流营养建议高度一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建议我国19~50岁成年人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世卫组织也推荐成年人每日至少摄入25克来自天然食物的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是植物性食物中不能被人体小肠消化,却能被大肠微生物部分或全部发酵的碳水化合物组分,对维持肠道健康至关重要。它能增强饱腹感、延缓胃排空,从而帮助控制食欲;同时,作为肠道益生元的重要来源,膳食纤维能促进有益菌群生长、改善肠道功能、平衡免疫功能,并有助降低胆固醇、调节血糖,从而减少2型糖尿病与结直肠癌等慢性病风险。

膳食纤维主要来自五谷和蔬菜,如50克干豆(红豆、绿豆等)约含5~8克,100克燕麦、糙米约含6~10克,500克混合蔬菜(如西兰花、菠菜)约含10~15克,一个中等大小苹果约含4克。蔡骏表示,按膳食指南建议,每日摄入50~100克薯类、200~300克谷类、300~500克蔬菜和200~350克水果,即可轻松完成每日摄入目标。

然而现实中,大多数成年人日均纤维摄入量仅为16~18克,相当于一名5岁儿童推荐量,远未达标。对于所有人,尤其是饮***细、纤维摄入不足的上班族,以及有体重管理、改善肠道和降“三高”需求的人群来说,强化膳食纤维补充非常重要。

不过蔡骏同时强调,肠胃疾病急性期患者(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肠梗阻、腹泻期间)需严格限制纤维摄入;消化功能极弱者(如部分老人或术后患者)也应谨慎,避免因突然增量引发腹胀、腹痛。龚雄辉提醒,老人和肠胃功能较弱者应“温和”增纤,不必强求达标。对于此类人群,建议优先选择香蕉、去皮苹果、胡萝卜、南瓜等可溶性纤维高、刺激性低的食材;并改变烹饪方式,如将蔬菜切碎煮烂、制成羹汤,或将杂豆、糙米充分浸泡后焖煮至软糯,以减轻消化负担。

每周30种植物:营养多样化,增加有益菌

在现代饮食观念中,“食物多样化”已成为健康共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明确提出,每天摄入至少12种、每周至少25种食物。埃玛进一步上调了目标值,提出每周摄入至少30种不同种类的植物。

埃玛所提到的“植物饮食”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包括水果和蔬菜,还涵盖豆类、谷物、坚果、咖啡、黑巧克力和橄榄油等。在每周摄入30种这些食物的基础上,再补充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人们每周摄入的食物种类和丰富性将极大增加。

蔡骏表示,多样性植物饮食能为身体带来全面营养,如提供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以及膳食纤维,还有助于降低高血压发病风险,同时具备环境友好的特性。这种饮食倡导已经得到“美国人肠道研究计划”的支持,该计划在2018年发表研究证实,植物种类越多,肠道菌群就越多样、越健康。

要实践每周摄入30种植物的目标,龚雄辉建议尝试“小份多样”的策略:每餐选择多种食材,但每样分量少一些。例如,做豆腐汤时加入娃娃菜、番茄、金针菇、小葱等,就能轻松摄入5种植物。

(责编:荆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