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记者 高瑞瑞)“从昨天开始,我们就已经把窗户全部用胶带贴上了‘米’字,这次台风很大,真的担心会产生大的破坏和影响。”广东珠海一位市民告诉记者。
9月24日,中央气象台针对超强台风“桦加沙”发布了双橙色预警,即台风橙色预警与暴雨橙色预警,持续提示台风登陆前后的极端风雨风险。自22日起,广东、海南多地市民为应对“桦加沙”严阵以待,包括储存物资、门窗玻璃贴“米”字形胶带、固定公共设施等。
9月23日,在广东阳江市海陵岛的海韵戴斯酒店,工作人员在给玻璃门贴上胶带。新华社图
窗户贴“米”字形胶带真的管用吗?齐鲁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刘树江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刮大风时玻璃爆裂主要有三大原因,包括杂物被风吹起,撞碎玻璃;风速大,让玻璃震荡,将玻璃震碎;玻璃受强风吹袭导致弯曲、变形后破裂。
从原理上来说,玻璃破裂需要先克服胶带产生的“预应力”,得先将胶带横向拉断,才能突破张应力(玻璃表面拉伸的应力),使玻璃破裂,所以贴“米”字形胶带可以改变干扰玻璃的自然频率,降低发生共振的几率,让玻璃不容易破碎。同时,即使玻璃破碎,也能较好地控制掉落范围。”刘树江说。
应急总医院门急诊科副主任护师、中国救援队医疗队员陈丽娟分析,“米”字形胶带在台风防护中确实有一定作用,但其效果存在争议。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曾指出,胶带无法抵御超强台风的风压或飞溅碎片冲击,甚至可能因应力集中导致玻璃更易破裂。该方法适用于普通玻璃的中等风力防护,但对钢化玻璃或超强台风效果有限,需结合其他加固措施。
刘树江补充说,贴胶带能减少玻璃破裂后的安全隐患,尤其是非钢化玻璃。普通玻璃破裂后边缘锋利,胶带能起到“藕断丝连”的作用,将玻璃碎片粘住,避免碎片乱飞伤人;而贴纸粘性较差,防护效果不如胶带。“米”字形胶带作为一种低成本、易操作的临时防护手段,在缺乏专业设施的情况下可作为补充措施,不能完全依赖,更重要的是提前加固门窗、做好全方位防风准备。
(责编:荆雪涛)
本文由作者笔名:都市女 于 2025-09-25 10:48:19发表在本站,非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dushinv.com/news/9624.html
碘造影剂过敏,如何做介入治疗? 2025-09-26
“身体不舒服先问AI”?医生拆解AI问诊三大硬伤2025-09-26
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迈上新台阶2025-09-26
中式糖水可能是热量炸弹,营养专家教你健康吃“甜”2025-09-25
中秋药膳月饼走红!食疗≠治病,“体质适配”是关键2025-09-25
电梅花针疗法:助力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眼疲劳2025-09-25
凌晨3点被剧痛惊醒,开渔季海鲜不能配啤酒2025-09-25
创新药破解耐药困局,慢粒已成可治的慢性疾病2025-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