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瘤作为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具有发病位置特殊、症状复杂的特点。当前,胶质瘤的治疗已从传统模式迈向精准化、个体化,低级别的胶质瘤相当于是得了慢性病,我们无论是手术还是药物治疗,都要让患者能够‘活得更好、活得更长’。”7月11日,北京天坛医院神经肿瘤外科四病区副主任任晓辉做客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人民名医》直播节目,分享了脑胶质瘤治疗的最新进展。
“手术治疗仍是胶质瘤治疗的核心手段,最大程度安全切除的核心是平衡肿瘤切除率与功能保护,需通过多模态技术实现个体化精准手术。”任晓辉解释道,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创新技术的支持。术前,多模态影像可清晰显示肿瘤与功能区的位置关系;术中,导航技术如同“大脑GPS”精准定位,电生理监测能实时锁定功能区,荧光显微镜则可清晰分辨肿瘤边界。
“在术后辅助治疗中,除了传统的放化疗,靶向治疗正在重塑胶质瘤的治疗格局。”任晓辉表示,靶向药如同“精准导弹”,仅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定靶点,对患者副作用相对更小,肿瘤控制更精准。
任晓辉介绍,2024年8月6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首个且唯一一款用于治疗IDH突变2级胶质瘤的靶向药物,目前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中心主任江涛教授牵头开展临床研究。并且得益于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的相关政策,让国内患者在北京天坛医院和北京协和医院,就可以使用先进的靶向治疗药物。
任晓辉表示,胶质瘤治疗早已不是单一科室的“孤军奋战”,而是多学科诊疗(MDT)贯穿始终。在江涛院士的倡导下,今年北京天坛医院专门开设了脑胶质瘤前沿创新治疗(CURE)联合门诊,初衷是帮助患者找到最佳治疗方案,也为肿瘤复发、没有更多治疗选择的患者提供更前沿的方案,给患者更多希望。(王卓)
(责编:荆雪涛)
本文由作者笔名:都市女 于 2025-07-17 10:48:19发表在本站,非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dushinv.com/news/9161.html
走进肿瘤医院发音康复班:无喉患者可以重获“新声”2025-07-17
南方湿热北方燥热,夏季养生要“因地制宜”2025-07-17
精准化、个体化治疗,让胶质瘤患者活得更好2025-07-17
世卫组织:带状疱疹疫苗可为50岁以上中老年人提供保护2025-07-17
国家卫健委:推荐高龄老年人每月至少测量两次体重2025-07-17
高温多雨心脏蒸桑拿,学学养心“三件套”2025-07-17
警惕假银饰重金属超标,过敏伤身埋隐患2025-07-17
减少“白色污染”!我国每年减少传统塑料袋约200亿只2025-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