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记者 陈琳辉 赵萌萌)凌晨三点突然被一阵剧痛惊醒,脚踝像被刀割一样,痛到无法动弹。青岛市的张先生半夜脚疼,脚踝逐渐肿成了馒头,只能去医院急诊求救。最终张先生被诊断为痛风,因晚上吃了海鲜配啤酒引起,经过治疗,正逐渐好转。
如今正值开渔季,很多人与张先生一样,喜欢在吃海鲜的时候配啤酒。9月21日,山东省立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邵莉医生,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海鲜属于高嘌呤食物,啤酒同样富含嘌呤,两者叠加会显著提升血尿酸水平,极易诱发痛风急性发作。
“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由嘌呤代谢紊乱引发。单钠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导致急性炎症反应,表现为关节红肿、剧痛和活动受限。”邵医生介绍,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而患上痛风,这一现象在门诊中尤为常见。
邵医生介绍,由于年轻人喜食火锅、烧烤、肉汤、啤酒等高嘌呤食物;奶茶、含高果糖的饮料摄入过多,加上饮水不足,导致尿酸排泄减少;久坐不动、缺乏锻炼导致肥胖与代谢异常,熬夜、压力大则引起内分泌失调,加剧尿酸代谢紊乱。
痛风套餐。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图
“深夜12点至早上8点是痛风发作的高峰时段,比白天高出2.36倍。”邵医生解释,人体在夜间新陈代谢减缓,体温降低,血液中尿酸盐的饱和度降低,容易生成结晶沉淀在关节处,引发痛风发作;加上晚间饮水减少,若睡前摄入高嘌呤食物(如海鲜、啤酒),血尿酸水平相对升高,会加重尿酸沉积;午夜后人体抗炎激素皮质醇处于生理低谷,对炎症的控制能力减弱,痛风更易发作。
“许多年轻人长期忽视高尿酸状态,未及时干预,最终发展为痛风。”邵医生建议,若关节突发剧痛、红肿、活动受限,尤其伴发热时,需尽快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根据《痛风诊疗规范(2023)》,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急性发作期,治疗的重点应放在缓解疼痛和控制炎症上,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消炎药、激素类药物、新型生物制剂IL-1β单克隆抗体等。在发作间歇期和慢性痛风石病变期,需要通过尿酸达标治疗,减少痛风发作。
邵医生提醒,痛风患者生活方式的调整同样重要。痛风人群需严格避免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啤酒、浓肉汤);减少中等量嘌呤食品的摄入;推荐低嘌呤食物(如新鲜蔬菜、低脂奶制品)。此外,每日饮水至少2000毫升,以促进尿酸排泄;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管理好体重、避免熬夜、减少压力,以维持代谢平衡。
(责编:荆雪涛)
本文由作者笔名:都市女 于 2025-09-25 10:48:23发表在本站,非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dushinv.com/news/9633.html
碘造影剂过敏,如何做介入治疗? 2025-09-26
“身体不舒服先问AI”?医生拆解AI问诊三大硬伤2025-09-26
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迈上新台阶2025-09-26
中式糖水可能是热量炸弹,营养专家教你健康吃“甜”2025-09-25
中秋药膳月饼走红!食疗≠治病,“体质适配”是关键2025-09-25
电梅花针疗法:助力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眼疲劳2025-09-25
凌晨3点被剧痛惊醒,开渔季海鲜不能配啤酒2025-09-25
创新药破解耐药困局,慢粒已成可治的慢性疾病2025-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