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局于1月11日发布通知,2025年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3月底前完成。4月起,国家医保局将开展飞行检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了解到,这是继2024年首次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定点医疗机构自查自纠工作后,第二年在全国范围开展。
医保局公告显示,此次定点医药机构自查自纠工作范围更广,从定点医疗机构一类主体,延伸至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两类主体。根据《定点零售药店违法违规使用医疗保障基金典型问题清单(2025版)》,定点零售药店自查自纠的范围包括虚构医药服务项目、诱导和协助虚假购药、参与倒卖医保药品、回流销售、为非定点医药机构进行医保结算、串换药品、超量开药等12类18项。
推进零售药店价格公示、电子处方流转纳入监管、药品耗材追溯码启用……2024年,对于零售药店医保基金的使用监管趋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注意到,去年医保局公开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相关案例中,多起都有零售药店的影子。
从自查自纠的范围来看,今年在心血管内科、骨科、血液透析、康复、医学影像、临床检验6个领域的基础上,新增了肿瘤、麻醉、重症医学3个领域,针对重复收费、过度诊疗等典型问题,国家医保局制发了问题清单。要求对诊疗行为、诊疗费用逐条分析,对自查自纠发现的问题要一一对应到结算清单的具体明细,形成自查自纠情况报告,及时退回违法违规使用的医保基金。
“自查自纠”已成为医保基金监管的重要一环。人民日报健康客户记者注意到,2024年11月,医保局曾对自查自纠履行不力的单位进行通报,被点名的7家医院均存在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的情况,但部分医院在规定时间内自查自纠退回的医保基金金额不到1%,有的医院甚至退回0元。
1月14日,医法汇创始人张勇律师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部分机构对医保合规性的认识不足,缺乏主动保护医保资金的意识。“对于自查自纠不力的单位,监管部门会根据违规情节的严重性决定具体的处罚方式。除限期退回违规资金外,可能会要求整改、加重经济处罚,情节严重的还会吊销医疗机构的营业执照,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若违规行为构成犯罪,也将依法追责。此外,公开通报违规行为也是处罚手段之一,对其他医疗机构也起到警示作用。”
(责编:荆雪涛)
本文由作者笔名:都市女 于 2025-01-28 14:15:02发表在本站,非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dushinv.com/news/8234.html
一降一取消,公立医院看病费用新变化2025-04-18
医院皮肤科脱发患者增多,为什么一到春天易“头秃”?2025-04-18
2024年我国医疗队在外接生新生儿6.38万人次2025-04-18
连续打嗝8个月是什么感受?麻醉医生帮“止嗝”2025-04-18
药品追溯码:让每盒药“来源可查,去向可追”2025-04-18
“记忆会迷路,但爱能找到家”,宁波首个AD诊疗病房启用2025-04-18
预计到2050年长寿经济将突破250万亿2025-04-18
25元/支!深圳水痘疫苗“低价”中标,释放什么信号?2025-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