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新手爸爸摇晃哄娃致婴儿颅脑损伤”的话题登上社交平台热搜。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孩子爸爸为了哄娃,将孩子抱在怀里摇晃,后将孩子放回床上,却发现孩子突然全身瘫软并陷入昏迷,送医院后,患儿被确诊为婴儿摇晃综合征。
扬州市妇女儿童医院(扬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管峥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婴儿摇晃综合征是一种由于外力对婴幼儿头部进行剧烈摇晃而导致的严重伤害,多见于1岁以内的婴儿,尤其是6个月以下的婴儿。
“婴儿头部占身体比例较大,颈部肌肉发育又不成熟,无法有效支撑头部;同时,婴儿的脑组织也未完全发育成熟,大脑与颅骨之间存在间隙。因此,在外力摇晃下,婴儿的大脑可能因无法跟上外力的摇晃频率而受到反向剪切力的作用,进而导致脑组织损伤、骨折、视网膜出血脱落、脑血管破裂,甚至死亡。”管峥说。
管峥提到,在对婴儿的日常照顾中,一些看似平常的动作实则暗藏风险。“比如婴儿哭闹时,前后或上下摇晃婴儿,将婴儿放在家长腿上抖动逗哄,或将婴儿抛向空中再接住,这些行为都可能引发婴儿摇晃综合征。对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正确、安全的安抚措施是将宝宝平抱、像摇篮一样在水平方向轻轻摇晃,晃动幅度不宜大于30度;或者在平抱婴儿的同时用手轻拍宝宝的臀部,给予宝宝安全感,切忌将婴儿前后上下摇晃或剧烈颠簸。”
管峥建议,婴儿遭受摇晃后,如果出现恶心、呕吐、面色改变以及精神状态不佳等症状,家长最好带孩子就医检查;如果婴儿已出现嗜睡、难以唤醒、拒食、瞳孔改变、呼吸困难等症状,则表明病情比较严重,家长应引起高度重视。就医时,建议家长向医生详细描述孩子的症状并主动介绍孩子“遭遇摇晃”的情况,以便让医生排除胃肠道疾病的干扰,更准确地判断病情。
对于已经确诊婴儿摇晃综合征的患者,管峥表示患者的预后取决于损伤程度:轻微摇晃引起的脑震荡可能不会对婴儿造成太大影响,但剧烈摇晃会导致婴儿脑组织损伤、神经断裂或血管破裂出血,即使及时治疗也可能留下后遗症,如运动神经和语言智力发育落后等。
“除了婴儿摇晃综合征,家长对新生儿不正确的照护方式还可能导致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管峥表示,婴儿猝死综合征通常在婴儿睡眠期间发生,找不到明确的致死原因,但家长可以通过采用科学的照护方式降低其发生率。建议家长不要让孩子保持俯卧位睡姿,最好让孩子单独睡在符合安全标准的婴儿床、摇篮或有围栏的坚实床垫上,婴儿床内不放置任何柔软物品,同时避免将婴儿暴露于烟草烟雾中。(记者 曹宇悦 张瀚允)
(责编:荆雪涛)
本文由作者笔名:都市女 于 2025-07-17 10:48:16发表在本站,非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dushinv.com/news/9154.html
走进肿瘤医院发音康复班:无喉患者可以重获“新声”2025-07-17
南方湿热北方燥热,夏季养生要“因地制宜”2025-07-17
精准化、个体化治疗,让胶质瘤患者活得更好2025-07-17
世卫组织:带状疱疹疫苗可为50岁以上中老年人提供保护2025-07-17
国家卫健委:推荐高龄老年人每月至少测量两次体重2025-07-17
高温多雨心脏蒸桑拿,学学养心“三件套”2025-07-17
警惕假银饰重金属超标,过敏伤身埋隐患2025-07-17
减少“白色污染”!我国每年减少传统塑料袋约200亿只2025-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