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发布“秋季预防食源性疾病的风险提示”。进入秋季,部分地区的气温仍然居高不下,各类食源性疾病的发生风险依然较高,不能掉以轻心。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秋季仍然是我国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高发期,主要原因是食品在制作过程中生熟不分、交叉污染导致,应重点防范熟肉制品中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的污染。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鸡、猪等禽畜动物是沙门氏菌等致病菌的天然宿主,生肉可能会携带这些致病菌。同时,在现有养殖模式下,生鲜动物性水产品中也可能存在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因此,在处理生肉、水产品过程中保持卫生,防止交叉污染即食食品,做到烧熟煮透是防控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关键措施。
有毒植物:不采食、不自制药膳
我国大部分地区温湿度较高,肉褐鳞环柄菇、大青褶伞、亚稀褶红菇等毒蘑菇中毒比较常见,不采、不食自己不熟悉、不认识的野生蘑菇,这是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最好方法。秋季是各类植物果实的成熟期,误采误食有毒野果和种籽导致的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常见的有毒野果和种籽包括白果、马桑果、桐油果、蓖麻子等,不要采食。
我国民间有秋季食补的习惯,需要防范因家庭自制药膳药酒引起的有毒植物中毒事件,特别是乌头和钩吻两种有毒植物引起的死亡风险较高。
诺如病毒:保持手卫生,食物要煮熟煮透
诺如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通过被污染的食物、水、物品或气溶胶传播。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和控制诺如病毒传播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另外,还要注意饮食卫生,瓜果蔬菜洗净后再吃,不喝生水,食物要煮熟煮透。
(责编:荆雪涛)
本文由作者笔名:都市女 于 2025-09-19 10:48:17发表在本站,非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dushinv.com/news/9596.html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5%以上2025-09-19
秋季是食源性疾病的高发期,处理食物要生熟分开2025-09-19
医生完成百例机器人胃癌手术:手术更精准、出血量更少2025-09-19
无糖饮料当水喝,当心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025-09-19
“没有任何征兆”却确诊胃癌晚期?这些信号别忽视2025-09-19
吃糖会得糖尿病?水果越甜糖越多?关于吃糖的八个真相2025-09-19
睡得晚和睡得少哪个伤害大?专家:都会引发炎症反应2025-09-19
00后女孩频繁染发致肾炎,医生:每年别超2次2025-09-19